2017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,是孙杨职业生涯中又一浓墨重彩的篇章。作为中国游泳队的领军人物,孙杨在这届赛事中斩获男子20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,再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统治力。然而,光环之下,争议也随之而来。
巅峰表现:无可争议的王者
在400米自由泳决赛中,孙杨以3分41秒38的成绩夺冠,实现世锦赛该项目三连冠。他的表现堪称完美,从出发到冲刺,全程压制对手。赛后,他激动地拍打水面,向观众席挥舞双臂——这是属于他的时刻。
200米自由泳的胜利则更具戏剧性。由于立陶宛选手拉普西斯出发犯规被取消成绩,孙杨以1分44秒39递补夺冠。尽管有人质疑这块金牌的“含金量”,但孙杨在预赛和半决赛中的稳定发挥,足以证明他的实力。
争议缠身:领奖台风波
本届世锦赛的另一焦点,是孙杨与澳大利亚选手霍顿的“领奖台冲突”。霍顿在400米自由泳颁奖仪式上拒绝与孙杨同台合影,引发轩然大波。此后,英国选手斯科特也效仿这一行为。孙杨则以“你可以不尊重我,但必须尊重中国”回应,将个人争议上升至国家荣誉层面。
背后的故事:伤病与坚持
很少有人知道,孙杨当时是带着脚趾骨折的伤势参赛。教练郑坤良透露:“他每天训练前都要打封闭针,疼得冷汗直冒。”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,或许正是他能够屹立泳坛巅峰的原因。
“我不是为那些质疑者游泳,我是为所有支持我的人而战。”——孙杨赛后采访
历史定位:毁誉参半的传奇
17届世锦赛让孙杨的世锦赛金牌总数达到9枚,超越罗切特成为历史第二人。但兴奋剂风波、拒检事件等争议,也让他的职业生涯蒙上阴影。如今回看,这届赛事仿佛是他辉煌与争议交织的缩影——既有令人叹服的实力,也有难以回避的争议。
无论如何,孙杨的名字已深深镌刻在中国游泳史上。他的故事,远不止于泳池里的成绩,更关乎一个运动员在巅峰与谷底间的挣扎与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