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体育的璀璨星河中,游泳运动员黄文攀的名字或许不如孙杨、宁泽涛那样家喻户晓,但他用坚韧与汗水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。这位来自四川的90后小伙,凭借对游泳的热爱与执着,一步步从省队走向国家队,最终站上国际赛事的领奖台。
早年经历:泳池里的追梦少年
黄文攀1995年出生于四川泸州,幼时因身体瘦弱被父母送去学习游泳。谁也没想到,这个起初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的决定,竟让他与泳池结下不解之缘。12岁进入省队后,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训练,晚上加练到10点,日复一日的坚持让他在2010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一战成名,斩获3枚金牌。
职业生涯:突破极限的“无臂飞鱼”
2016年里约残奥会成为黄文攀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。尽管因车祸失去双臂,他独创的“海豚式打腿”技术震惊世界,以1分38秒85的成绩打破男子S3级5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,并包揽该级别全部4枚金牌。赛后他哽咽道:“没有手臂,就用双腿劈波斩浪!”
“每次触壁时听到国歌响起,就觉得所有伤痛都值得。”——黄文攀
退役生活:从运动员到公益推广大使
2021年退役后,黄文攀积极投身残疾人体育公益事业。他创办游泳培训班,亲自指导残障儿童;参与拍摄纪录片《破浪者》,用自身经历激励更多人。2023年成都大运会期间,他作为火炬手的矫健身影,再次向世界证明:生命的精彩从不因缺陷而失色。
如今,黄文攀的故事仍在继续。他曾在采访中说过:“我的奖牌不是终点,而是让更多人看到希望的起点。”这份永不言弃的精神,正是中国体育人最动人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