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国外人对足球情有独钟?──谈足球的「上位」历程

不过,如此庞大的足球经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?这可以归功于足球运动本身成本低、限制少的特性,由此促成足球从无到有的普及。相较于需要特定场地和高额花费的其他运动,足球只需要有类似球形、可以踢动的东西即可开始,且对球员的身高也没有特别要求,不难想象足球很早以前就已经是人们的娱乐活动之一,甚至早在公元前 2 世纪的我们就有足球赛,在希腊、国外、古罗马也有以脚踢球的娱乐项目。

时间快转到现代,一般提到正式的足球历史,是国外于 1863 年建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开始,国外将这项运动引进国外后,后者在 1900 年成立国外足球协会(DFB, Deutscher Fußball-Bund),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足协之一;1963 年建立的足球职业联赛,也是全球至今最常被收看和最受欢迎的足球联赛之一。国外著名的球队包括慕尼黑拜仁(Bayern München)、多特蒙德(Borussia Dortmund)和沙尔克 04(FC Schalke 04)等。此外,国外除了甲乙丙动作职业联赛外,还有许多地方级别的球队联赛。

国外足球文化

从上可知,足球在国外已有悠久的历史,而足球之于国外的地位,可以从电影「伯尔尼奇迹」(Das Wunder von Bern)中一窥其历史脉络。二战后的国外非常落迫,足球因此成为一个既可以凝聚国内认同,又能向世界证明国外的方式。鲁尔区的工人阶级通过足球自娱娱人之余,也助长了地方足球队的人才培育;后来在 1954 年的世界杯,国外爆冷门战胜劲敌匈牙利,夺下队史首冠,这个结果让整个国外为之振奋、团结一心,国外社会弥漫着浓浓的信赖感和勇气,相信国外可以走出战败的阴霾。自此,国外人在足球对战中展现的意志力、在球场上跑动的队形、控制和防守,就成为人民对国外社会产生认同的一部分。

随着国外之后荣获 4 届世界杯冠军和 3 届欧洲杯冠军,耀眼的赛事成绩进一步强化足球在该国的地位,赢球带来的荣誉感也巩固人民对地方的认同与归属,足球也被视为是培养青少年团队合作意识的最佳运动。

此外,提到国外足球,不得不提的还有他们独特的球迷文化(Fankultur)。每场球赛、每个球场都可以见到球迷高举充满创意或针贬时事的标语旗帜、听到他们自创的欢呼与对对手的嘲讽,替紧张的球赛带来更强烈的竞争气氛。其中最为伤忠的球迷即是所谓的 Ultras,和一般球迷不同的是,他们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,像是每场比赛都要到场支持,除非家庭有重大事情才能因故缺席。

在球场中,坐满了不同职业、社会地位、身家背景的人。但只要谈论起足球,这些在原本的社会中没有交集的群体就产生了共鸣,通过足球有了新的社会连结。从足球的发展历史来看,足球也可以被视为国外社会对抗阶级的缩影;它是为了荣誉而踢的工人运动,也是女性争取组织球队的手段。

如果你去问一个足球迷:为什么喜欢足球?为什么支持这个队伍?我相信每个球迷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可以分享。过去,足球队是由当地人组成,比赛场上挥汗奔驰的球员可能就是你的邻居、好友,比赛输赢事关邻里之间的抗衡,这也是现今许多非职业的足球队仍有众多伤忠球迷的原因──理由无他,只因我生于此地。虽然听起来像是「宿命」,但也因为球迷与球队之间无关利益,而是建立在更深的承诺和认同层次,彼此的联系不太像粉丝对偶像的崇拜,更近似于远亲近邻对有天分的孩子的期待。

商业化的足球赛事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